天津信凯律师事务所

主页 > 法律问答 > 刑事法律 > > 正文

刑事法律

律师推荐

  • 孙俊平

    信凯合伙人

    执业证号:11101201411349735

    擅长领域:各类民商事诉讼、非诉讼案件;适合代理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家庭财产中涉及上市公司、有限、股份公司股权分割、虚假债务、资产担保、重大资产转移处理等案件

    了解详情 在线咨询
  • 翟亚鲁

    信凯合伙人

    执业证号:11101201411349735

    擅长领域:擅长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侵权赔偿纠纷、析产继承纠纷、劳动争议等纠纷

    了解详情 在线咨询

公司理财需要思考什么

日期:2021-07-25 浏览次数:123

>>

经过此次金融危机,一些既有的财务会计观受到了洗礼。如何梳理我们的认识,在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提炼升华,开放而不封闭,发展而不凝固,既彰显普遍性,又兼容特殊性,值得思考。

一、金融产品与实体项目,如何确定投资?

企业投资理财需要在以金融为主体的虚拟经济和以产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间进行选择。虚拟经济是源于实体经济的衍生物,其发展规模与程度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规模与程度,股票、债券等都是实体企业根据经营、筹资、投资等需要而发行的。虚拟经济态势依据于实体经济质量,实体经济态势好,则虚拟经济茁壮成长;反之,虚拟经济必然萎缩。但虚拟经济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它的双刃剑效应可以通过泡沫化对实体经济造成消极影响。

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关键是要掌握好投资于虚拟经济的“度”。如果投资收益过分依赖于非实物产品或服务项目,则可能引起虚火上升,肌体受损。企业务必要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主业,从战略到战术都不能放松。要根据情况,扬长避短,逐步明确自身的投资思路,而不是随风摇摆。多数企业寻找自己有所倚仗的产品或产业作为其投资的根本方向,而阶段性地参与到与自身产业相关的金融类投资,这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不过,对于实力雄厚的大型实业集团而言,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互相渗透也是一种挑战与机会。总体而言,以实为本,虚实并举,乃是上策。

二、有效市场与无效市场,如何去伪存真?

公司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有效性的贡献程度与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有关。从数量上看,会计信息应是充分的。当存在内幕信息时,价格不能反映未予公开的信息,因而会削弱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从质量上看,会计信息应是有用的,即是相关的、可靠的和可以为阅读者所理解的。关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问题,也存在差异性结论。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会计信息的积极作用还远未发挥出来,相关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基于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同时,会计信息的质量堪忧,虚假信息充斥市场,金融产品的定价严重偏离其真实价值,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程度较低。因此,政府、学界都在研究多种措施以改进管制、完善市场。

对于企业投资理财来讲,与资本市场有效性强弱形成关联的是对一个理财项目的投资是基于“投资需要”还是“投机需求”。投资的特征在于复利,一变二,二变四。实业可以扩大再生产,房子可出租产生现金流,把钱放到这些地方至少在概念上属于投资。相对而言,短期买卖股票虽然涉及实业但不以参与现金流分成和复利增长为目的,明显地属于投机套利行为。企业投资中,对公司股票、企业股权的卖点多半是在市场投机气氛浓厚而“基本面”不足以支撑股价相对高位的“临界拐点”判断下进行的,可见,投资与投机很难泾渭分明,“价值投资”和“投机活动”之间有时也会相互转化。那些以投机为手段的人们,不管是基于政策、题材、消息、内幕,还是基于业绩、经济循环或图表反映的某种波动模式,常常都是抱着该股可能存在某些良好预期而买入的。企业进行证券市场投资,不应仅仅局限于短期技术层面的分析,还应对被投资企业的基本面进行适度分析,关注其长期价值变化趋势。在资本市场有效性尚待强化的环境下,企业财会人士需要多管齐下,强调价值投资理念、对基本面的分析和大势研判,尽可能对信息去伪存真,追求稳健与安全。

三、投资风险与投资报酬,如何舍得有度?

报酬与风险总是形影不离的一对伴侣。不论是金融界的投资理财,还是实业界的投资理财,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人们总是倾向于高报酬和低风险的理想境界。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理性的选择应是:如果两个投资机会除了报酬不同外,其他条件(包括风险)都相同,理应选择报酬较高的,这是自利行为原则所决定的;如果两个投资机会除了风险不同外,其他条件(包括报酬)都相同,理应选择风险小的,这是风险反感原则所决定的。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即使你最先发现了机会并率先行动,别人也会迅速跟进,竞争会使报酬率降至与风险相当的水平。因此,现实的市场中只有高风险、高报酬和低风险、低报酬的投资机会可供选择。

由此可见,如果想要得到一个获得巨大收益的机会,就必须冒可能遭受巨大损失的风险。已经发生的众多危机案例启迪了我们:一是投资需求应转向稳健。如国内企业在把握公司理财产品的资金配置时,可以通过日常现金流增值管理、闲置资金增值管理和主营业务外部风险对冲三种途径为企业提供精细化的产品和综合化的金融解决方案;二是股票投资策略、债券投资策略、期货投资策略、套期保值等金融投资渠道也同样要辨析其风险与报酬的得失关系,科学适度地控制投资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三是在实业投资领域,需要全面权衡利弊,在低收益、低风险与高收益、高风险的组合之间找到科学、合理的组合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顾此失彼的尴尬境地。

四、集中投资与分散投资,如何把握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