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律
我国刑法对刑期是怎么规定的
日期:2021-08-30 浏览次数:182>>
核心内容:刑期是指法院判决宣告的剥夺自由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应予执行的期间。如判处某罪犯有期徒刑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这五年、一年就是刑期。刑期的长短,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确定。以下由天津信凯律师事务所小编为你介绍什么是刑期。
刑期的含义
有两义:
①法定刑期,即刑事法律规定具有时间因素的刑罚期限。
②宣告刑期,即依法在刑事判决中宣告的具体刑期。
刑期有多长
各国规定的刑期幅度大小不同。以有期徒刑为例:1968年《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刑法典》规定最高刑期为25年,最低刑期为15天。日本现行刑法规定最高刑期为15年,加重时可达20年,最低为1个月,减轻时可减至1个月以下。1960年《俄罗斯联邦刑法典》规定最高刑期为10年,加重时可达15年,最低为3个月。
我国刑法规定
中国《刑法》规定有刑期的刑罚为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剥夺政治权利。刑期幅度具体如下:
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为15年,最低为6个月,数罪并罚时可达25年。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为15年以上25年以下。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不能少于13年,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拘役的最高刑期为6个月,最低为1个月,数罪并罚时可达1年。
管制的最高刑期为2年,最低为3个月,数罪并罚时可达3年。
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最高为5年,最低为1年,但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最高可达10年,最低为3年。
受刑人在判决执行前羁押的期间应换算刑期,称为刑期折抵。各国计算方法不尽相同。1960年《俄罗斯联邦刑法典》规定羁押期与剥夺自由或军纪营禁闭的比例是1日折抵1日,与劳动改造、流放、驱逐出境的比例是1日折抵3日。
中国《刑法》规定羁押1日折抵徒刑或拘役刑期1日,折抵管制刑期2日。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受行政拘留,后来又被追诉,如果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和受行政拘留处分的行为是同一行为,被拘留的期间,应予折抵;如果被判处的是另一犯罪行为,被拘留的期间不能折抵。
天津信凯律师事务所法律门户第一站,免费为当事人和律师搭建在线沟通平台。是咱老百姓找律师、法律咨询、打官司的最佳选择。您可以通过天津信凯律师事务所免费找本地律师委托案件、咨询法律难题、查阅法律法规及日常法律常识等。天津信凯律师事务所汇集全国知名律师,专职律师在线援助,有法律问题就上天津信凯律师事务所咨询下。
推荐阅读
- 2021-08-30我国刑法对刑期是怎么规定的
- 2021-08-30应该怎样对团队盗窃进行判刑
- 2021-08-29刑法中管制的规定是什么
- 2021-08-29对特别情况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做出了哪些特殊的规定